1.什么是反洗钱?
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等犯罪所得及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
2.什么是反恐怖融资?
反恐怖融资是指打击和防范以下恐怖融资行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募集、占有、使用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以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协助恐怖组织、恐怖分子以及恐怖主义、恐怖活动犯罪。为恐怖主义和实施恐怖活动犯罪占有、使用以及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为恐怖组织、恐怖分子占有、使用以及募集资金或者其他形式财产。
3.为什么要反洗钱?
洗钱助长走私、毒品、黑杜会,贪污贿赂、金融诈骗等严重犯罪,扰乱正常的杜会经济秩序,破坏杜会公平竞争,甚至影响国家声誉。因此,我们依法采取大额和可疑资金监测、反洗钱监督检查、反洗钱调查等各项反洗钱措施,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起到遏制其上游犯罪的目的。
4. 哪些行为构成洗钱?
以下行为构成洗钱:为洗钱者提供资金账户;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通过转账或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以其他方式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来源和性质的行为。
5. 目前常见的洗钱渠道有哪些?
(1)现金走私
(2)将大额现金分散存入银行
(3)向现金流量高的行业投资
(4)购置流动性较强的商品
(5)匿名存款或购买不记名有价金融证券
(6)制造显示公平的进出口贸易
(7)注册皮包公司、虚拟贸易
(8)设立外贸公司
(9)利用地下钱庄和民间借贷转移犯罪收入
(10)购买保险
(11)实施复杂的金融交易
(12)在离岸金融中心设立匿名账户
(13)利用银行保密法洗钱
6.为什么强调金融业反洗钱?
金融业承担着社会资金存储、融通和转移职能,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容易被洗钱犯罪分子利用,以看似正常的金融交易作掩护,改变犯罪收益的资金形态或转移犯罪资金。因此,金融业是反洗钱工作的前沿阵地,能够尽早识别和发现犯罪资金,通过追踪犯罪资金的流动,预防和打击犯罪活动。
7.反洗钱在维护金融安全、治理金融乱象、防范金融风险方面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反洗钱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客观需要,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有利于维护金融机构诚信及金融稳定,对打击腐败等违法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的说,反洗钱具有以下意义:第一,反洗钱可以切断犯罪资金渠道,是打击遏制各类上游犯罪的重要手段;第二,反洗钱可以预警非法集资等金融乱象与非法金融活动,有利于防控重大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体系安全;第三,反洗钱可以帮助追踪腐败、电信诈骗等犯罪资金,挽回国家和公众的经济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第四,反洗钱有助于夯实社会治理基础,提升金融体系和社会整体透明度,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8.近年来反洗钱工作的成效
自2006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来,我国反洗钱义务机构在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各分支机构的监管指导下,遵循着法律的指引全面开展反洗钱工作,建立了多层次的国家洗钱风险评估体系;制定和实施了国家反洗钱战略;反洗钱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机制运行有效;金融业反洗钱监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对反洗钱义务有充分认识;执法部门能够广泛获取金融情报,打击腐败、非法集资、贩毒等洗钱上游犯罪取得了显著成效,追缴和没收犯罪收益达到了较高水平;我国高度重视反恐怖融资工作,对恐怖融资案件开展了有效的调查、起诉和宣判;在国际合作方面具有较完备的法律框架,开展了“天网行动”和“猎狐行动”,从境外追回了大量犯罪资产。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反洗钱水平已基本达到国际标准,并得到了FATF/IMF国际专家的认可。
9.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的职责分工
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测;制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监督、检查金融机构履行反洗钱义务的情况;在职责范围内调查可疑交易活动;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等。
金融机构应当依照《反洗钱法》规定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金融机构的负责人应当对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负责;按照规定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制度、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应当按照反洗钱预防、监控制度的要求,开展反洗钱培训和宣传工作。
10. 广大民众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洗钱活动?
一是,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
二是,主动配合金融机构进行身份识别。
三是,不要出租或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账户、银行卡和U盾。不要在任何社交网站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证件号、姓名、手机号等重要敏感信息。不要随便在街头扫描二维码、填写问卷留下银行卡号、证件号、姓名、手机号等重要敏感信息。
四是,不要用自己的账户替他人提现,通过各种方式提现是犯罪分子最常采用的洗钱手法之一,账户将记录每个人的金融交易活动。五是,远离网络洗钱,不要轻易通过网银、手机银行、电话等方式向陌生账户汇款。不要轻信来路不明以邮件、短信、电话、网络等方式,以系统升级、激活账户、积分兑换、中奖等为由的信息,不要点击链接且输入任何关于银行卡号、证件号、姓名、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
11.社会公众反洗钱义务
(1)主动配合金融机构进行客户身份识别;为了防止他人盗用您的名义从事非法活动,为了防止不法分子浑水摸鱼扰乱正常金融秩序,您到金融机构办理业务时,需要配合以下完成以下工作:出示您的身份证件;如实填写您的身份信息,如您的姓名、年龄、职业、联系方式等;配合金融机构以电话、信函、电子邮件等方式向您确认身份信息;回答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合理的提问。
(2)支持国家反洗钱工作也是保护自己的利益;开办业务时,请带好身份证件,有效身份证件是证明个人真实身份的基本凭据。为避免他人盗用您的名义窃取您的财富,或是盗用您的名义进行洗钱等犯罪活动,当您开立账户、购买金融产品以及以任何方式与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时,需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如果您不能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金融机构将不能为您办理相关业务。
(3)勇于举报洗钱活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了发挥社会公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的力量与洗钱犯罪作斗争,保护单位和个人举报洗钱活动的合法权利,我国《反洗钱法》特别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中国人民银行或公安机关举报洗钱活动,同时规定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和举报内容保密。
12.如何举报反洗钱活动?
向公安机关举报。
向中国人民银行及各地支行反洗钱部门举报。
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举报
举报电话:010-88092000
举报信箱: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32-124信箱,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邮政编码:100032
电子信箱:fiurepot@pbc.gov.cn
举报网址:www.camlmac.gov.cn
13. 扫黑除恶在涉金融领域中重点打击哪些活动?
(1)非法小额贷款和融资;
(2)非法抵押贷款;
(3)非法从事“校园贷”;
(4)非法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
(5)非法高利贷;
(6)非法暴力讨债;
(7)保险公司与黑恶势力勾结骗取保费;
(8)制造谣言、制造恐慌,煽动群众到银行挤兑,以及寻衅滋事、非法聚众冲击金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