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手机开户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详细页

树立理性投资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投资者保护典型案例分析

2018-08-15 16:30:15 来源:恒泰证券深圳香林路营业部 作者: 浏览量:9045

【典型案例一】天上不会掉馅饼 代客理财藏陷阱

【案情概要】

该公司主要通过三招吸引投资者:

一是形象包装。该公司特意租赁了一处高档写字楼,设立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公司网站,内容覆盖股票、基金、期货等主要投资领域,可以免费由公司的“名牌分析师”提供股票诊断服务。

二是“话术”诱惑。该公司专门培训了一批巧舌如簧的员工,以极富煽动性的语言,信誓旦旦地保证等多种“话术”手段招揽客户。

三是协议解虑。该公司通过与客户签订《委托理财协议》或《资产管理协议书》的形式,骗取客户的信任,轻而易举地获取其股票账号和密码,进而全权代理其买卖股票,并根据协议收取资产管理费(客户股票账户资产额的1% 10%)和盈利分成收入(客户股票账户盈利部分的20%)。

案发时,该公司代为操盘的资金规模达11000多万元,非法获利近1900万元。

【案情警示】

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投资者一定要认清非法代客理财的本质和危害,自觉养成良好的投资理财习惯,避免落人非法代客 理财的陷阱。

首先,应当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自觉抵制“高额回报”、“快速致富”、“一夜暴富”的诱惑 ,头脑冷静,理性分析,避免上当受骗。

【典型案例二】“境外期货”风险高,投资者应警惕山寨公司

非法期货活动之所以得逞,在于其利用投资者的侥幸心理和欠缺的投资理财知识。标榜“低门槛、高收益”的境外期货理财就是此类非法期货活动的一种。

【案情概要】 

涉案人李某以香港恒生指数期货为噱头,精心编织了一个“低门槛、高收益”境外期货理财陷阱。

首先是虚张声势:李某自称是香港某投资有限公司(并无香港期货业务牌照)的代理商,向投资者出示该香港投资公司的授权委托书。

其次是租用高档办公场所:他租用上海市某高档办公楼作为经营场所,让投资者误以为公司实力雄厚。

再次是提供“贴心”服务:他让员工大肆鼓吹股指期货的赚钱效应,派人上门签订合同,由专人“免费”提供指导,费尽心机来打消投资者的各种顾虑。

最后是施以蝇头小利:他设立由其全程控制的股指期货交易网站,先指使员工指导投资者买卖期货赚取微利,然后逐步让投资者加大筹码,直至保证金损失殆尽。

在短短的5个月里,李某招揽了32名客户,收取客户131万元保证金,造成客户94万元损失。

【案情警示】

非法期货活动之所以得逞,在于其利用投资者的侥幸心理和投资理财知识的欠缺。因此,要避免掉入陷阱,投资者要掌握投资理财的基本知识,切实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和识别能力,为自己的财产“投保”一份必需的“平安险”。

面对此类证券期货活动,投资者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核实相关机构的经营资质。设立期货公司,须经中国证监会批准。

二是要了解期货投资的风险。期货投资的风险本身就比股票投资大,正规期货交易的保证金收取有严格规定,门槛较高;而非法期货投资采用极低保证金比例吸引投资者,其蕴含的风险远高于正规期货投资。

三是要正视涉外期货投资维权问题。由于涉及境外,而期货交易过程又由所谓外资代表处一手操控,监管部门查证起来相当困难。资金一旦转移至境外,即便犯罪嫌疑人被抓获,投资款项亦很难予以追回。

四是要识别非法期货交易的资金交付特点。编织种种理由要求投资者将保证金存入私人账户,往往是非法期货交易行为的重要特点,广大投资者切勿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