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手机开户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详细页

小强谈原油(十一)——原油消费

2017-09-29 16:20:24 来源:期货日报 作者:金石期货 黄李强 浏览量:10330

二战是军迷们永远乐此不疲的话题。每一场战役的细节,每一位指挥官临阵指挥的风格,大家都能如数家珍的说出来。可是,二战中德国和日本有几个决策至今都让人无法理解:德国在英国没有投降的情况下闪击苏联;日本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偷袭珍珠港,迫使强大的美国参战。上述两个战略决策不像其他战役那样更多的是军事行为,而是掺杂了更多的其他因素的结果,因此其原因更为复杂,大家对它们的解释也就各有不同。例如有的人觉得纳粹智商不在服务区;日本人只注重战术,没有战略思维了。

其实事实远非如此,德国和日本之所以选择多线作战,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保障原油供应安全,这一点宋鸿兵在他的《鸿观》脱口秀已经做了详细说明。由此可见,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原油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没有原油,国家机器就难以正常运转。为了弄清原油对于现代社会的影响,小强本周就向大家介绍原油的消费情况。

一、全球原油消费概述

图表1:全球原油供需平衡表(单位:万桶/日)

blob.png

首先,我们来看1998年以来的全球原油供需平衡表。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经济总量的上升,原油的供应和需求一直呈现增加的态势。不过,受非常规油气工业化和全球经济波动的影响,全球原油的具体供需情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来看 2000-2011年,由于全球经济飞速增长,OPEC又在其中调节原油的供给,全球原油的供需结构一直处于紧平衡的状态。2011年之后,全球原油供需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由于非常规油气技术的成熟和工业化生产,全球原油的供应增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全球经济仍然没有完全走出次贷危机的阴霾,原油的需求增速较低。在这种情况之下,全球原油由紧平衡变成了过剩,这是近几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根本性原因。

图表2:2001年以来,全球原油日均消费量(单位:万桶/日)

blob.png

资料来源:BP英国石油公司,金石期货研究所

除了2009年以外(2009年,由于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大衰退,全球的原油需求增速为-1.51%),新千年以来全球原油的需求都呈现增加的态势。2016年全球原油总需求达到9512万桶/日,较2015年增加212万桶/日,增加2.28%2001-2016年,全球原油平均需求增速为增速1.43%

图表3:全球炼油厂日均产能(单位:万桶/日)

blob.png

资料来源:WIND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由于全球原油的整体需求呈现增加的态势,因此全球日均的炼油产能也理所当然的持续增加。截止2015年,全球原油的日均炼制能力为9658.9万桶/日,略高于原油的产量,这说明全球原油的的炼制产能基本上在满负荷运作。

二、世界原油人均年消费量

图表4:2015年世界原油人均年消费量(单位:桶/年)

blob.png

资料来源:WIND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由于全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同,世界各地的原油人均消费情况的差异也非常大。全球原油人均消费量最高的地区是北美地区,2015年北美地区人均年消费原油24.39桶,远远高于其他地区。中东地区人均年消费13.55桶原油,居世界第二。这主要是由于中东地区是全球原油产量最高的地区,当地的成品油价格极低所致。居于第三位的是欧洲及亚欧大陆,人均年消费原油7.56桶。虽然西欧地区经济发达,原油消费量较高,但是东欧和中亚地区还是拖了欧洲及亚欧大陆整体的后腿。中南美洲地区的原油消费量为4.02桶,居于第四。亚太地区虽然是全球原油消费总量最高的地区,但是抵不住40亿的庞大人口基数,因此人均消费量极低,仅有3.05桶。非洲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毫无意外的居于全球人均消费量的末尾,仅为北美地区的二十分之一,人均年消费原油1.23桶。

三、全球原油分区域消费

图表5:全球分地区原油消费情况(单位:万桶/日)

blob.png

资料来源:WIND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全球原油的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不平衡。亚太、北美和欧洲地区由于经济较为发达,对于原油的消费量较大。中东地区、中南美洲地区和非洲地区则因为经济落后、局势动荡,对原油的需求量较低。

亚太地区是目前全球原油消费量最大的区域。2016年,亚太地区的原油日均消费量达到3307.75万桶/日,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达到34.77%不仅如此,亚太地区的原油需求增速一直高于全球原油平均需求增速,即使近些年有所下滑,仍然保持在3%的水平左右,是全球原油需求增加的最大的贡献区域。亚太地区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区域内不仅包括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而且包括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这些经济体量较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亚太地区不论是原油消费的基础还是消费的潜力都非常巨大,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全球原油需求最大的区域。

北美地区不仅是原油的重要产地,同时也是原油的主要需求地区。2016年,北美地区的原油日均消费量达到2348.82万桶/日,占全球总需求量的四分之一,达到24.69%北美地区仅有两个国家:美国和加拿大,这两个国家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对于原油的需求已经基本稳定。特别是2000年之后,在人们对环保的逐渐重视以及其他替代能源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北美地区的原油消费增速基本上提振,甚至部分年份出现负增长。2001年以来,北美地区的原油需求增速仅为0.06%16年的时间里,原油消费量基本上处于停滞的状态(2001年,北美地区的原油日均消费量为2332万桶/日)。

欧洲及欧亚大陆也是原油重要的需求地区。2016年,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的原油消费量为1851.34万桶/日,占全球的五分之一,达到19.46%和北美地区类似,西欧地区国家基本上都是发达国家,对于原油的需求量已经稳定,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下滑。而欧亚大陆的俄罗斯、东欧和中亚诸国虽然地域面积光大,但是人口较少,经济发展也相对缓慢。因此,欧洲及欧亚大陆的原油需求增长呈现停滞甚至下降的态势。事实上,2001年以来,欧洲及欧亚大陆的原油年平均需求增速为-0.2%,而考虑到西欧地区的原油需求已经相对稳定,其他国家经济表现不佳,未来这一区域的原油需求占全球的比重或将进一步下降。

中东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地,但是其对全球原油需求的贡献则相对较小。2016年,中东地区的全球需求量为929.08万桶/日,占全球总需求量的9.77%中东地区国家两极分化严重,既有沙特、阿联酋这种土豪国家,也有叙利亚、伊拉克这样战乱频繁的国家,因此其对于原油的需求量。事实上,2000年以来中东地区的原油需求平均增速是要高于亚太地区的,但是由于近些年原油价格暴跌,中东地区国家的财政收入锐减,各国福利相应大幅下滑。加之,ISIS造成了中东局势不稳,伊朗又遭受了经济制裁。上述因素造成中东地区的原油消费能力明显下降,近四年都只在2%附近运行。

中南美地区也是原油的重要产地,但是其原油的需求量则较少。2016年,中南美地区的原油需求量仅为687.22万桶/日,占全球的7.22%中南美洲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对原油的需求基数较小,但是增速较快,在2000年初一直保持3-4%的增长。但是2010年以后,随着全球经济的下滑,大宗商品的价格暴跌,这严重的打击了以基础原材料出口为主要经济支柱的中南美经济。2010年以来,中南美地区的原油需求增速持续下滑,近两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展望未来,中南美地区经济潜力巨大,整体的政治、社会环境又好于中东和非洲地区,仍然有望保持较高的原油需求增速。

非洲地区是全球最贫穷和落后的地区。2016年,非洲地区的原油日均消费量仅为387.8万桶/日,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08%非洲地区除南非等少数国家以外,局势动荡,甚至没有稳定的政权,因此经济发展非常迟缓,对于原油的需求自然也维持在极低的水平。好的一方面是,非洲的原油消费基数较低,因此2000年以来对于原油的需求增速保持在3%左右,略高于亚太地区。但是,非洲地区的整体经济落后的现状仍然维持,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也难以改变,因此非洲地区的原油消费总量仍然难以发生重大的变化。

图表6:全球原油消费量前20名国家(单位:万桶/日)

blob.png

资料来源:BP(英国石油公司),金石期货研究所

  2016年公布的全球各国原油消费量来看。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其原油消费量也是全球最大的,达到1963.12万桶/日。中国1238.13位居第二。印度以448.93万桶/日的原油消费量成功超越日本,居第三。全球原油消费前20名的国家基本上都是G20成员,这说明全球消费量和经济总量呈线性关系。

四、中国原油需求概述

图表7:中国原油需求量(单位:万桶/日)

blob.png

资料来源:BP(英国石油公司),金石期货研究所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全球原油消费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截止2016年,中国的原油日均需求量达到1238.132万桶/日,占全球原油需求总量的12.82%,而在60年代中期这一比值不足1%。中国自1992年市场化以来,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对于原油的需求每年都维持在5%的增速之上。目前中国仍然是全球最有活力的经济体,整体的原油需求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预计未来仍然能保持较高的增长。

图表8:原油进口依存度(单位:%)

blob.png

资料来源:WIND资讯,金石期货研究所

不过,不断增加的原油需求也使中国面临严峻的能源安全问题。2016年,国内的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65%左右,而今年这一数值可能会接近70%。在这种情况下,稳定的原油供应不但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更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准备:

首先,调整能源结构以降低对石油依赖。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煤制烯烃的运用。由于中国富煤贫油的资源禀赋,以煤化工替代部分油化工来降低对原油的需求量。

其次,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海外找油的力度,加快建设,国内的原油库存量相对于中国的经济体量来说非常低,但是近些年,国际油价大幅下降,国内大量囤积原因,也是为了预防潜在的能源安全问题。

再次,通过财税措施大力推进能源领域改革,节能减排,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最后,增强国际合作,制定新的全球机制稳定能源市场,同时改善石油供应、需求和价格等方面信息的搜集和发布等。

五、原油消费趋势

虽然全球经济总量在不断增加,但是未来原油的消费量跟随经济总量增加却是存疑的。原油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原油,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使用效率高和易获得。但是,随着浅油层的原油逐渐被开采,未来原油的勘探和开采难度和成本将会不断增加。于此同时,新兴的替代能源由于技术的成熟,利用率正在提升,而成本则相应下降,因此在全球能源的占比在不断的增加。

目前原油占全球能源消费的比重大致在35%左右,仍然是全球第一大的能源,但是相较上世纪中期已经明显下降(上世纪70年代左右,原油曾占全球消费比重的50%左右)。煤炭和天然气分别占全球能源消费总量的30%25%左右。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的占比较小。原油是不可再生能源,对其的开采不能一直延续,因此世界各国正在积极寻找原油的替代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但能够持续利用,而且能够提升国家能源安全和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是未来能源领域的发展方向。欧洲联合中心(JRC)预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供应的比重有望在2030年达到30%以上,2040年达到50%以上,2100年左右达到80%以上,基本上完成对传统石化燃料的替代。

本周小强对原油的需求进行了梳理,下周小强开始对原油的定价进行介绍,大家不见不散。(作者:金石期货黄李强)


版权声明:本网所有内容,凡来源:“期货日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期货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期货日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